四合院設計

仿古設計裝修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建筑文化 > 仿古設計裝修

源順鏢局與大刀王五

作者:東方晨光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4-07-19 15:12:03

  北京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政治、文化名城,古往今來,不知有多少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思想家、科學家、藝術家以及其他各界的知名人士在這座古城中居住過、工作過,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。他們的舊居、故居有的早已拆除;有的因年代久遠缺乏史料依據(jù)已無法確認;也有的雖然保留至今,但因維修不善,擴建改建,早已面目全非。許多北京市的居民雖然在四合院里居住了幾十年,卻不知道這個院落曾經(jīng)是某位名人舊居或故居。只有少數(shù)名人舊居、故居得到了保護,其余的都湮沒在歲月塵埃之中。

 
  在前門南邊珠市口東大街路南的西半壁街13號,是清末源順鏢局的舊址,也是大刀王五的故居。王五大名王正誼,字子斌,河北滄州人,回族,生于1845年,幼年喪父,與母親相依為命。滄州是武術之鄉(xiāng)。王五小時候拜當?shù)刂鋷熇铠P崗為師。王五身體素質(zhì)好,加上勤學苦練,數(shù)年之后武藝學成,從此離開家鄉(xiāng)闖蕩江湖,浪跡天涯,廣泛結交綠林豪杰。由于他生平專以鋤強扶弱為事,經(jīng)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,而且常有仗義疏財之舉,所以在江湖好漢中威信很高,被眾人擁戴為領袖,在劫富濟貧的行動中王五也是“非不義之財不取”。
 
如今的珠市口西半壁街,隨著前門大街的改造,這條胡同不知還能保留多久?
 
  1875年時王五已到而立之年,他來到北京,在前門外珠市口東大街南邊的西半壁街開設了源順鏢局。在兩扇朱漆大門的右上方高掛著一面杏黃旗,上有“源順鏢局”四個黑字。鏢局內(nèi)有四個院子,30多間房,前院是倉庫,車馬棚,后院有內(nèi)柜房、有鏢房,西院是鏢師的住房和練功場地,擺放著鐵杠、砂包等器具,兵器架上插滿刀槍。
 
  源順鏢局共有鏢師三四十人,人人身懷絕技。保鏢的路線分南北兩路,往北走旱路,往南沿大運河走水路。由于王五武藝超群,俠義忠厚,聲名遠揚,源順鏢局自然也是聲名遐邇,鏢車上只要插上源順的鏢旗,就可以暢行無阻。“盜賊懾其名皆相戒不敢犯。”一次有一批重鏢要解往新疆,因中路途遙遠人地生疏,各鏢局都不敢接,最后源順鏢局承擔起這一重任,由王五親自押鏢,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。源順鏢局也因此聲名大震,同行們紛紛送來慶賀的匾額,有兩塊保留至今,一塊上書“義重解驂”四個大字,一塊上書“德容感化”四個大字,分別掛在源順鏢局門洞兩側。
 
 如今的西半壁街13號,即昔日的源順鏢局所在地
 
  王五到北京后,結識了許多武林高手,并與其中的十八個人結拜為兄弟,因他排行第五,又身懷單刀絕技,所以人們稱他為大刀王五。王五除了結交武林豪杰外,還與維新派人士和清廉官吏有許多交往,早在1876年,他就收下年僅十二歲的譚嗣同為徒弟,精心教授刀法劍術。二十年譚嗣同應召入京擔任軍機章京,成為戊戌變法的中堅人物,王五對譚嗣同十分折服,兩人的關系更加密切,竟以兄弟相稱,源順鏢局也成為積極支持維新變法的重要社會團體。
 
  戊戌變法僅進行了103天,慈禧太后就發(fā)動了政變,將光緒皇帝囚禁于瀛臺,還到處搜捕維新領導人。王五心急如焚,與譚嗣同商議救出光緒的辦法,但因清宮戒備森嚴未能下手。王五又提出保護譚嗣同離開北京,但是譚嗣同已決心以一腔熱血去喚醒民眾,終于被捕,關進刑部大牢。王五又不顧個人安危一再到監(jiān)獄探望譚嗣同,并且打算率領手下鏢客劫獄,被譚嗣同極力勸阻。戊戌六君子就義后,王五決心繼承烈士遺志,一年之后源順鏢局又成為義和團的秘密聯(lián)絡點和聚會地。
 
  王五還在香廠路創(chuàng)辦了文武義學,免費招收學生,聘請名儒教授經(jīng)史文學,自己擔任武術教師,要為國家培養(yǎng)文武兼?zhèn)涞娜瞬拧?/span>
 
  1900年夏天義和團進入北京城,圍攻使館區(qū)和教堂。王五出于對侵略者的仇恨,積極參加了攻打西什庫教堂的戰(zhàn)斗。八國聯(lián)軍攻陷北京后,對京城居民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和搶劫。王五滿懷無限的怒火率領武林豪杰與侵略軍進行了英勇斗爭。這年十一月的一天,侵略軍圍住某宅院,王五路過這里見狀后義憤填膺,立刻沖上去與敵兵廝殺“手殺數(shù)十人,繼以中彈過多遂被執(zhí)。”他的家屬極力營救,仍無濟于事。王五在前門外護城河畔英勇就義,年僅56歲。王五的遺體由牛街清真寺的阿訇運回寺里,為他祈禱、沐浴后,葬在西三里河。源順鏢局也因鏢師被捕、逃亡無法經(jīng)營下去而停業(yè)了。王五的兒子王少彬后來把源順鏢局改為騾馬店,自己也改以販賣騾馬為業(yè)。王五的后代至今仍然居住在源順鏢局的三間內(nèi)柜房,也保存下一些他的遺物。
 
 
上一篇:徽文化“活化石”徽州古建筑期待“涅槃重生”
下一篇:北京的其他壇廟建筑